最近研究了一下文华赢智程序化平台的PANZHENG函数的逻辑。
通过对PANZHENG函数返回值的观察,我发现其判断逻辑只应用到了V型反转这个基本模式。
标准的V型反转如下图:
由于K线收盘价是离散的,大多数的反转形态都不标准,右边的价格一般低于左边。另外,反转的底还可能是平底。
在只考虑收盘价的情况下,根据V型反转设计的还原程序的准确率为85%左右:
这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:第一,盘整的判断逻辑以收盘价为主;第二,要提高准确率,一定还需要K线最高/低价作为辅助,例如K线的包含关系。
通过对比PANZHENG函数与还原程序判断结果的差异,进而加入最高/低价对衍生反转形态的判断逻辑,我一步步完善了还原程序。
最终,准确率上升到95%左右:
以螺纹主连在2012/01/04至2017/04/07期间的日K线图为例,还原程序判断错误60次,其中遗漏54次。
至少连续三根K线收盘价呈现小幅涨/跌趋势出现遗漏:
2016/09/14 | 2016/08/15 |
---|---|
![]() |
![]() |
另外,V型反转后的复杂走势也可能造成遗漏:
2016/08/23 | 2015/11/03 |
---|---|
![]() |
![]() |
更多的遗漏情况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。
还存在另外一类误差:还原程序判断为盘整,而系统PANZHENG函数判断为非盘整。
以下是螺纹主连日线图2012/01/04至2017/04/07期间,被还原程序判断为盘整,但是系统PANZHENG未判断为盘整,的情况共有6次:
2012/05/21 | 2013/03/26 |
---|---|
![]() |
![]() |
2013/06/21 | 2014/07/07 |
![]() |
![]() |
2015/05/26 | 2015/12/31 |
![]() |
![]() |
可以看出,虽然与系统PANZHENG结果不一致,但是还原程序将这些图形判断为盘整,也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结论
1、PANZHENG函数是根据相邻几根K线形态判断是否为盘整状态,并非单独一根K线内部的盘整状态。
2、PANZHENG函数判断的主要模式是收盘价的V型反转,同时用到最高/低价做辅助判断。
3、相等的定义可能是误差范围内,例如一个最小变动价位,的近似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